美国2004年选举
前言
美国的政党
约翰·毕比
总统人选提名与美国民主
斯蒂芬·韦恩
美国选举程序
迈克尔·特劳戈特
2004年大选时间表
与托马斯·曼谈2004年竞选
保罗·马拉默德
国会选举
约翰·奥尔德里奇
民调、舆论与2004年选举
约翰·佐格比
竞选资金问题现状
约瑟夫·坎托
历届美国总统肖像
选举词汇
文献目录及网址
 
2004年美国选举

美国选举程序
(U.S. Election Procedures)

迈克尔·特劳戈特
(Michael W. Traugott)


选民准备投票
准备在2002年11月4日国会议员选举中投票的佛罗里达州选民,将使用新的电子投票机。
(Vincent Laforet/The New York Times)

选民在投票
马萨诸塞州哈利法克斯市选民在2002年11月5日的中期选举中投票。
(Republished with permission of the Globe Newspaper Company, Inc.)

美国选民一般比大多数其他民主国家的公民有参与选举的更多机会。有些美国人一年中可以有五、六次投票机会,每张选票上有着角逐各层次政府的各种职务的各式各样的候选人。

美国的联邦体制让联邦政府与州政府有不同的权力分工,因此,美国的选举日实际上也是同时进行一系列州和地方选举的日子。不过,各地选举的程序不尽相同。

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中,许多政府职务经选举产生;此外,还有很多涉及为教育和州及地方服务项目──如公园和高速公路──提供资金的事项是由公众投票决定。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政策性问题也是通过这样的选民表决和提案来决定。一些政治学者认为,选举频繁也许是过去50年中美国选民投票率下降的一个原因。美国人在预选中选出的大多是党派候选人,预选其实是由选举行政人员主持的政党运作。

投票程序

美国选举的地方性意味着,这项工作需要有成千上万人负责组织和进行,包括统计和确认选举结果。这是一套重要而复杂的工作──确定选举日期,确定候选人资格,登记合格选民,准备选民名册,选择投票装置,设计选票,组织庞大的临时工作队来管理选举日当天的程序,并负责计票和确认选举结果。

从以往的情形来看,美国的选举一般没有产生过十分接近的投票结果。选票上的大部份职务是地方性的,而选区范围也经常由执政党按照过去的投票规律划定,从而保障那里是一党得胜。不过,近年来也有明显的例外。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美国历史上最势均力敌的大选酣战──的结果,让美国人首次看到了很多与选举行政管理有关的问题。

美国的投票程序分为两步。美国没有全国性的合格选民名册,所以,公民必须经过登记才能获得投票资格。公民在自己的居住地登记投票;如果搬迁到新的地方,通常需要重新登记。登记制度的目的是防止作弊。但是,各州的选民登记程序不尽相同。过去,登记程序有时被用来阻碍某些公民参加选举。近来,登记的规定趋于简化,1993年通过的《全国选民登记法》(National Voter Registration Act;也叫"Moter Voter" Law,即"机动选民"法),使人们可以在延长汽车驾驶执照的同时进行选举登记。

选举管理人员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是确保每个有选举资格的人登记在册,没有选举资格的人不被入册。一般而言,地方选举管理人员宁肯有失于把最近没有投过票的人入册,而不愿误将合格选民排除。当姓名不在登记名册上的人来投票时,他们被给予一张临时选票。然后,经过核实其选举资格,再将其选票纳入统计结果。

选举管理人员的作用

在美国,选举是一项行政事务,按照固定的预算在地方进行,目的是准确及时地反映合格选民的选择。这意味着选举管理人员──通常为县或市的公务员──承担着艰巨的任务。他们负责全年选民登记,并确定能够参加一场具体选举的合格选民。他们必须为每一次选举设计选票,确保所有合格候选人票上有名,确保所有付诸公决的议题得到准确陈述。他们必须将选票设计得尽可能简洁明了。

新罕布什尔州迪克斯维尔谷的市政官员投下2000年总统大选中象征性的第一票
新罕布什尔州迪克斯维尔谷的市政官员投下2000年总统大选中象征性的第一票。(Reuters)
目前,全国没有统一规范的选票形式或投票装置。选举管理人员通常要采用多种语言、有时甚至不同格式的选票。在一些选区,必须将候选人和党派的名字用任意方式排列。具体的投票装置最终必须由地方选举管理人员确定,而选票必须适应投票装置。鉴于2000年总统大选佛罗里达州选区出现的问题,国会通过立法,向州和县提供资助,帮助它们采用最先进和最可靠的投票方式。

在各次选举之间,选举管理人员要负责保管和维护投票装置,具体工作由承包商而非正规工作人员承担。最艰巨的工作之一是雇用和培训需要在选举日长时间工作(通常10至15小时)的大量临时工作人员。

如果在两次选举之间需要对投票装置或者选票格式做出改变,那么培训工作就更为繁重。搬运装置、招聘和培训人员等事务性工作有时如此耗费精力,以至检查选民资格的工作只好交给由主要政党提供的志愿人员。由于志愿人员通常是政党的代表,偶尔难免使某些地方选举的运作引起非议。

在2000年总统大选中,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名妇女骑车到交票站递交选票
在2000年总统大选中,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名妇女骑车到交票站递交选票。
(Shane Young/The New York Times)

东北地区一名妇女抱着女儿等待投票。
东北地区一名妇女抱着女儿等待投票。
(Suzanne Dechillo/The New York Times)

佛罗里达州退休居民社区的老年公民在2000年总统大选中投票
佛罗里达州退休居民社区的老年公民在2000年总统大选中投票。
(Andrew Itkoff/The New York Times)

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的一名选举工作人员2000年11月7日在核实选民登记资料
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的一名选举工作人员2000年11月7日在核实选民登记资料。
(Jim West/The Image Works)
投票

投票程序中的第二个步骤是公民投票方式。对于大部份合格选民来说,他们只需前往住所附近的投票站投票。就全国范围而言,选区的面积和每个选区内的合格并登记的选民人数有很大差异。

投票装置与选票形式由地方决定,因为这些都是由地方出资。也因为这样,人们投票的方式──用什么装置以及这些装置保养得好坏──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税收来源有关。由于地方税收要被用于学校、警察、消防队、公园以及娱乐设施,所以对投票技术的投资往往不占优先位置。

美国有着各式各样的投票装置,而且投票技术在不断变化。一般过去采用的在候选人名子旁边划"X"的纸制选票,如今已经很少见。不过,许多电脑化系统仍需用涂圈或连线符号式的纸制选票,然后通过人工扫瞄进行统计。

许多选区仍然使用"扳手"投票机。用这种方法,选民在他们要选的候选人名字旁或他们所支持的议题旁转动一下控制杆,然后,通过在程序结束时推动一个较大的控制杆将选票记录下来。这种装置已经停产30多年,所以维护它们既困难,又昂贵。这种装置正在逐渐被淘汰。

另一种非常常见的装置是"打卡"机。选票为一张纸卡,投票人或者在候选人名字旁边打孔,或者通过把纸卡送入选票模机打孔。在2000年总统大选时,正是这种类型的选票导致佛罗里达州出现计票争议。因此,"打卡"装置也正在被淘汰。

目前的趋势是采用电子直接记票机(英文简称DRE)。它采用电脑化的触摸屏幕,很像银行的自动提款机。另外,针对采用可以使投票程序更便捷的电脑或因特网投票也有很多讨论。亚利桑那州的一次预选曾试用了这种方法。但是,电脑安全专家仍在完善这种系统,它们还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美国外交人员及家属2000年10月17日在印度孟买美国领事馆投缺席选民票
美国外交人员及家属2000年10月17日在印度孟买美国领事馆投缺席选民票。
(© AFP/CORBIS)
近年来对投票方式做出的一个重大改革,是让选票在选举日之前到达选民手中。这一趋势始于有关缺席选票的规定,针对的是那些预计在选举日当天将不在自己的选区(或投票地)的选民。一些地方逐渐放宽这一规定,允许公民登记为"永久缺席选民",经常性地把选票寄到他们家中。

另一项新的规定是"提前投票"。选举工作人员可以在选举日前最多三个星期之内,在购物中心和其他公共场所设立投票装置。公民可在方便的时候前去投票。在有些州,公民通过邮寄投票。在俄勒冈州,在选举日前20天,所有公民都收到邮寄选票,他们可以将自己的选择寄回,也可以到指定地点亲自递交。其他地方──如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和金县──已采用邮寄投票,但其附近地区仍使用直接电子记票装置或"打卡"机。就全美国而言,有超过五分之一的选民是在所谓"选举日"之前投票的。

计票

随着在选举日之前投票的人数日益增多,11月第一个星期一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二──美国传统的总统大选日──越来越应被视为"计票日",而不是"选举日"了。尽管提前投票日趋盛行,但选票要等到选举日当天结束才能统计,以便不在投票站关门之前透露有关候选人领先或落后的信息。提前公布信息既会影响前往投票的人数,也会影响竞选方式和运作。

2000年的总统大选生动地说明了计票程序中的一些教训。根据美国最高法院对这次有争议的选举所做的裁决,出现在佛罗里达州的主要问题是,以同一方法统计不同类型的选票。在有些选区,缺席选票与在现场使用投票装置的选票不一样。因此, 可能必须采用不只一种计票方式。在有些地区,缺席选票票数如果少于两个主要候选人之间的得票差,就根本不予统计。

2000年的选举还显示,投票装置像任何其他类型的电子机械装置一样,虽然本身允许一定的误差,但需要定期维护才能使其最准确地发挥功能。如果在一场选举中双方实力非常接近,并且进行不只一次点票的话,计票器产生的结果会略有不同。

如果一场全国性选举要靠不到普通选票中的0.5%的选票决定胜负,而且如佛罗里达州这样,在投给乔治·W·布什与阿尔·戈尔的总共580多万张选票中,只有202张之差,那么,与所使用的具体装置相关的计票方式就可能引起争议。佛罗里达州大部份采用打卡投票方式。对打卡装置的保养存在问题,选民能否在选票上完全把孔打穿也是一个问题。在有些地方,选票的设计令选民读起来感到困惑,特别是老年选民,可能导致一些选民错将选票投给他们不想选择的人。

佛罗里达州选举结果如此胜负难分,而它又是最后完成计票的一州,因此,在选举日过后的几个星期里,佛罗里达州一直是布什和戈尔竞选阵营专注的目标。由于美国选举制度的地方性,也由于选举团是以赢者得全票的方式计算州选票,因此双方都把精力集中于州法院。双方人马分别选择了各自有望获得司法判决胜利、并且最有可能对某一投票方式作出成功挑战的地区。任何一方都没有要求在全州重新计票。最后,他们的案子呈交美国最高法院最终裁决。裁决结果是:停止重新计票,维持佛罗里达州州务卿最初核定的选举结果。这样,佛罗里达州的25张选举团票全部属于乔治·W·布什,使他获得选举团多数票,从而被确定为当选总统。

改革运动

2000年大选的一个明显教训是,佛罗里达州经历的选举管理、投票和计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生在美国几乎所有地区。尽管其后果不会完全一样,因为像2000年总统大选那种势均力敌的局面十分罕见,但这个经历揭示出一些问题。人们围绕改革的需要展开了数项研究,举行了多种专题会议,听取专家意见和进行听证。虽然审议和最终提出的改革方案带有一些党派色彩,但是,鉴于人们认为有必要在2004年选举之前拿出行动,所以对这些因素的考虑被置于次要位置。

佐治亚州一名县官员2002年10月在操作一台新型触屏投票机,为将在11月选举中采用的系统做准备
佐治亚州一名县官员2002年10月在操作一台新型触屏投票机,为将在11月选举中采用的系统做准备。
(Jenni Girtman/Atlanta Journal Constitution)
2002年,第107届国会通过《帮助美国投票法》(Help America Vote Act),其中的重要规定包括:第一,联邦政府向州和地方提供资金,替换过时的打卡投票机和"扳手"投票机。第二,联邦政府成立"协助选举委员会"(Election Assistance Commission),向地方选举管理人员提供技术帮助,并建立投票装置的标准。"协助选举委员会"会将提出非强制性的针对投票系统及其硬、软件测试与检核的指导方针。委员会的计划还包括建立一批研究项目,范围涉及:投票装置与选票设计、登记方法、举行临时投票和防止作弊的途径、对投票站工作人员的录用和培训、选民教育计划;另外,还将研究确定是否需要在联邦职务选举中要求各州采用比较统一的重新计票程序,以及是否有其他举行联邦选举的途经。

《帮助美国投票法》反映出,联邦政府对不愿卷入这类被视为地方行政问题的原有立场做出了重大改变。在2000年大选后,尤其是在佛罗里达州的竞选后,这种程序改革帮助加强了美国人对选举制度的信心。鉴于选举是民主制度合法运作的基础,其相关费用只是很小的代价。


迈克尔·特劳戈特(Michael W. Traugott)为密歇根大学传播学研究与政治学教授,与人合著《选民使用民意调查指南》(The Voter's Guide to Election Polls)和《民意调查、新闻媒体与民主》(Election Polls, News Media and Democracy)。他目前的研究重点是改革选举管理的效果。



2004选举时间顺表 >>>>

返回页首

返回美国参考主页